2024届高三全国100所名校AB测试示范卷·历史[24·G3AB(新教材老高考)·历史-R-必考-SD]四试题

2024届高三全国100所名校AB测试示范卷·历史[24·G3AB(新教材老高考)·历史-R-必考-SD]四试题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5届群力考卷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C.推动了中国社会转型D.标志中国己卷入世界市场【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自明朝中期起,白银逐渐成为国家财政和民间交易的基本支付手段,物价也多以银两计算,又根据材料中的“白银大量流入中国。白银流入使‘一条鞭法’很快从福建等地推广至全国”信息可以得出,白银在事实上已经成为中国主要法定货币,引发了明代货币革命,A项正确;中国自然经济逐渐解体发生在鸦片战争国门被打开之后,时间不符合,排除B项;比较近的社会转型发生在鸦片战争前后,明朝属于封建社会渐趋衰落时期的早期,排除C项中国卷入世界市场发生在19世纪六七十年代,时间不符合,排除D项。故选A项。7.清乾隆年间朝廷编撰《皇朝通志》,其中地理志突破了以往以山川为纲要、以中原为核心的九州书写体系,采用以当朝行政区划为纲的疆域书写体系,将边疆地区与中原地区一视同仁。这种地理志书写体系的变化()A.奠定了现代中国的基本版图B.服务于国家认同的需要C.反映了地方行政制度的统一D.促进了边疆地区的开发【答案】B【解析】【详解】由题干清代地理志编撰“以当朝行政区划为纲的疆域书写体系,将边疆地区与中原地区一视同仁”可知,政府此举目的在于消弭边疆地区与内地的差别,即加强国家认同,B项正确;材料不能体现奠定,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到地方行政制度的统一,排除C项;材料与边疆开发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8.19世纪六七十年代,清政府一般委任谙悉洋务的实力派官僚担纲外交机构的长官。因此,奕䜣等洋务派首领把持的总理衙门职权不断扩大,总揽了包括众多内政外交在内的全部“洋务”。清政府此举主要是为了A.建立近代外交B.应对内外压力C.适应列强需要D.推行洋务运动【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内忧外患,为了应对内外压力,清廷尽量委任谙悉洋务的实力派官僚担纲外交机构的长官,总揽了包括众多内政外交在内的全部“洋务”,B项正确:总理衙门的设置,是中国外交近代化的起步,排除A项:清政府开展洋务运动是为了挽救统治危机,
本文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