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德英才大联考·雅礼中学2024届高考模拟卷(二)2语文试题作文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5届群力考卷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2语文试题作文)
C.征役,常用来表示赋税、徭役、行役,文中的“征役”特指朝廷征发百姓服兵役。注:①虏障:指防御工事。②燕支:山名,这里代指安西。③太白东:指秦岭太白峰以东的长安。④宋之悌:为初唐时著名诗人宋之问之弟,李白友人以事D.宰有“主管、主持”意,文中“守宰”指宰相,是封建社会君主之下最高行政长官。流贬交趾(今越南河内)。李白在江夏(今武汉武昌)与他分别而作这首诗。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14.下列对这两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唐太宗励精图治,不仅将奏章贴在寝宫的墙壁上,常常思考为政之道,而且希望A.高诗首联紧扣标题,写李侍御即将远征。“飞蓬”指“行子”,借代手法写出臣下也都能恪尽职守。友人飘泊无依,自伤身世的悲情:“金鞭”一句,则意气振发,有跌宕之势。B.高诗颈联意在点明李侍御前往的安西,与秦城长安天涯相隔,不直接书事言情,B.魏征认为,要无敌天下,就要“御之得其道”,不在于士兵人数的多少,不必征用而情、事俱含其中。壮实的“中男”入伍。C.李诗首联写到眼前清澄的江水,遥遥地与碧海相通。友人宋之悌的贬所靠近海域,故“遥将”一句暗示其将往之处的偏僻。C.唐太宗并未立即执行免除租调和徭役的命令,魏征认为,百姓对此虽无责怪之意,D.李诗颈联上句点出送别时天气晴朗,谷鸟吟唱,反衬作者内心的悲凉:下句写但也是君王失信的表现:晚风中传来江猿的哦声,更是断人肠。15.两首送别诗,都有“一杯中”,作者寄寓其中的感情有何异同?请结合诗句分D.为政不能失信于民,既然许诺了百姓就当兑现,既然任用官员就应信任,太宗对析。(4分)魏征的这一说法表示赞同。(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16分)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①《黄冈竹楼记》两句竹楼所见,一远(1)至于点兵,独疑其诈,岂所谓以诚信为治乎!一近把竹楼与远山、近江的关系写活了。(2)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②王勃《滕王阁序》中的“”,与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的“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表达的意思相似。13.魏征在《谏太宗十思疏》中写到“虑壅薇则思虚心以纳下”,请结合文本概括唐太宗③身临天阔水远、野鸭高飞、秋霞绚丽的优美环境,我们自然会联想到初唐诗人王哪些做法体现了这一点。(3分)勃《滕王阁序》中的:④《季氏将伐颛臾》中谈及国家治理时要处理好贫富悬殊的问题,否则会影响到国(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7分)家的安定的句子是:《长安三万里》掀起“唐诗热”,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5题。⑤在《<老子>八章》中,老子认为“自我夸耀,建立不起功勋:自高自大,不能送李侍御赴安西长久下去”的句子是:高适行子对飞蓬,金鞭指铁骢。⑥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用两句功名万里外,心事一杯中。否定了生死等同的虚妄之说,这是作者超越了人生无常之痛的理性思考。虏障①燕支北②,秦城太白东⊙。离魂莫惆怅,看取宝刀雄!⑦《归去来兮辞》中表现了作者乐天安命,顺随自然的变化走到生命的尽头的思想。⑧《陈情表》用」两句表明自己缺少亲江夏别宋之悌④属帮助并且事必躬亲的弧弱。李白楚水清若空,遥将碧海通。三、语言文字运用(18分)人分千里外,兴在一杯中。(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9分)谷鸟吟晴日,江猿啸晚风。阅读相关文字,完成1719题平生不下泪,于此泣无穷。语文试题第9页(共22页)语文试题第10页(共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