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炎德英才大联考,湖南师大附中2024届高3月考试卷七及答案。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5届群力考卷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教全国©0所名校高三单元测试示范卷记的发展分化了农业劳动力,许多农业劳动力开始弃农从商,产生大量流动人口,不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户籍管理,这更加剧了旧的经济秩序的瓦解。春秋战国时期,商业的发展加快了土地私有化的进程,形成了地主阶级土地私有制,壮大了封建经济力量,使之得以和奴隶制经济相抗衡,并最终取代奴隶制经济。材料一、二均摘编自郑朝彬《试论春秋战国时代社会经济变革之原因》(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铁犁牛耕的出现与推广对时代发展的影响。(6分)(2)根据材料二,概括春秋战国时期商业发展的表现,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春秋战国时期商业发展的作用。(6分)【答案】(1)影响:提高了农业生产力,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推动社会形态的演进,为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过渡奠定了基础;为春秋战国时期文化争鸣现象的出现创造了条件。(6分)(2)表现:“工商食官”的局面被打破,大量私商出现;商品市场增多;农产品与手工业产品流向市场,商品种类日益丰富。(3分)作用:瓦解了奴隶制经济,促进了封建经济的发展:产生了大量流动人口,不利于社会的稳定:加快了土地私有制的进程,促进了地主阶级力量的壮大;等等。(3分)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如果说先秦儒家强调的所有行为准则中,孔子侧重强调“仁”,孟子侧重强调“义”,那么荀子则侧重强调“礼”。但是荀子提到的“礼”与以孔子为代表的春秋末期儒家所提到的“礼”有很大的不同。荀子强调用“礼”的思想来指导生活、完善自身的人生态度,这与孔子、孟子的思想迥异。荀子关于“礼”的观点,几乎全都是对臣下的要求,包括要求人应该如何逆来顺受,如何完成所谓的“克己复礼”,等等。因此,从苟子对于“礼”的要求不难看出,苟子只是把“礼”当成专制君王进行统治的工具和手段。摘编自朱君杰《从孟子到荀子:战国中后期儒家思想的流变分析》材料二从叔孙通所处的秦汉之际到公孙弘所处的汉武帝时期,正是儒学发展史上的一个关键时期。这一时期的儒学发展演变有两条主线:其一是主要由董仲舒完成的儒学的神学化和宗教化,其二就是由叔孙通、公孙弘完成的儒学的世俗化、实务化和奴性化。在董仲舒通过学术努力对先秦儒家进行重大改造的同时,叔孙通和公孙弘则通过另外的路径对儒学进行了方向性的改变,使原来“学术”色彩浓厚的儒学变成适应现实政治和统治阶级需要的一种“术”。他们实际上是儒学实用主义的开创人。就这样,在西汉前期,儒家实现或初步完成了裂变,先秦儒学终结了,新的儒学自此产生。摘编自丁毅华《从叔孙通到公孙弘:儒学在汉代演变的轨迹》(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荀子的“礼”和孔子的“礼”不同的原因。(8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汉代儒学相较于先秦儒学的变化。(6分)【答案】(1)原因:孔子生活在春秋晚期,当时尚处于大国争霸时期,诸侯礼贤下士,社会环境相对宽松;孔子生活的时期,西周的礼制对社会还具有较大的影响力。苟子生活在战国末期,大一统趋势已经出现,各国几乎都建立了相对完善的君主专制政体,士人的生存空间被压缩;荀子生活的时期,经历了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为适应形势变化的需要,儒学理论得到不断完善。(8分)(2)变化:由先秦时期学术色彩浓厚的儒学演变为神学化、宗教化、世俗化、实务化和奴性化的儒“术”;由诸子百家思想之一演变成社会主导思想;从提倡民本演变成提倡君本,维护君主专制。(6分)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匈奴历史大事记约公元前3世纪时,匈奴兴起于今内蒙古阴山山麓。公元前215年,匈奴被秦将蒙恬驱逐出河套地区。公元前200年,刘邦击韩王信,信败走匈奴。曼丘臣等扶赵利为赵王。合韩王信及匈奴兵反击汉军。汉军被围平城七日。公元前192年,汉以宗室女饰为公主,嫁匈奴。【24G3DY(新高考)·历史-R-必考-QGB】
本文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