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中同卷·2022-2023学年度高考分科综合测试卷 全国乙卷 语文(一)乙

衡中同卷·2022-2023学年度高考分科综合测试卷 全国乙卷 语文(一)乙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5届群力考卷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本文从以下几个角度介绍。

    1、2024衡中同卷分科综合卷答案语文
    2、2024衡中同卷高三一轮答案语文
    3、衡中同卷2023-2024高三语文
    4、2024衡中同卷全国三卷
    5、2024衡中同卷分科综合卷全国三卷
    6、2024衡中同卷语文答案
    7、2024衡中同卷语文
    8、2024衡中同卷高三一调
    9、2024衡中同卷答案高考分科
    10、2024衡中同卷新高考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南北朝诗歌,完成14~15题。送别王宣城①鲍照发郢流楚思,涉淇兴卫情」既逢青春盛,复值白苹生。广望周千里,江郊蔼微明。举爵自惆怅,歌管为谁清。颍阴腾前藻,淮阳流昔声②树道慕高华,属路伫深馨【注】①此诗为诗人送别友人王僧达出为宣城太守时所作。②“领阴”二句:西汉黄霸曾为额川太守,治为天下第一;汲黯为准阳太守,岁余,准阳大治。前藻,指前人的诗文。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这首送别诗,虽有诗人依恋不舍的离情却并不低沉,饱含诗人对友人才能的坚定信心。B.“既逢”以下四句交代了送别的时间和环境,而“青春盛”还暗示了友人正值青春盛年。C.“举爵自惆怅”借自己离别之际的惆怅,为下文写对友人的期待、勉励和祝福作铺垫。D.本诗前六句为第一层,后六句为第二层,由实入虚,由景到情,层次清楚,结构严谨。15.本诗是如何表现离别之情的?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逍遥游》告诉我们,万物皆有所待。即使强健如大鹏也需要“个条件,才能“适南冥”。(2)在以“伟大的成就来自奋斗与牺牲”为主题的演讲中,你可以引用《蜀道难》”两句作论据。(3)春天总能带给人美的感受。欧阳修《醉翁亭记》“”从嗅觉描写春天,王湾北固山下》“”从视觉描写春天,都引发人们无限遐想。新疆维吾尔自治区2023年普通高考第二次适应性检测语文试卷第10页共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