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高三全国100所名校AB测试示范卷·历史[24·G3AB(新教材老高考)·历史-R-必考-HUB]二试题

2024届高三全国100所名校AB测试示范卷·历史[24·G3AB(新教材老高考)·历史-R-必考-HUB]二试题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5届群力考卷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4.使职差遣指临时派某官离开其原来的职守去处理某事,这是古代常见的现象。唐代有很多使职是临时的差遣,如礼仪使、南选使、吊祭使等,事罢复命于中央。与此同时,唐代还有许多重要的使职出现了固定化和普遍化的倾向。材料体现了唐代(☑)A.三省平衡机制逐渐被破坏B.强化了对地方行政机构的监察C.大大提升了中央中枢机关的效率D.地方治理更加严密5.明代的《事茗图》描绘了文人雅士夏日品茶的生活景象,作者唐寅还自题五言诗一首。诗曰:“日长何所事,茗碗自赏持。料得南窗下,清风满鬓丝。”他将友人的名号“事茗”二字嵌人诗中,这体现了(月)中事茗图日地士日A.文人雅士的闲情逸趣B.魏晋时期玄学的思想C.唐寅是山水画的开拓者D.当时社会矛盾尖锐,人们希望回归自然6.国本之争又称争国本,指明朝明神宗册立太子引发的争论,明神宗与群臣为此争论达15年之久。直到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迫于群臣的压力,朱常洛才被立为太子。这说明A.明朝政治比较开明B.明朝中枢机关的变革对皇权有一定的限制C.文官政治显示出责任感D.嫡长子继承制已被破坏历史·试题卷一·第2页(共10页)
本文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