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高三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24·G3DY·历史-R-必考-QG 历史(一)答案预览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5届群力考卷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答案预览)
山东省2023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测评试题(一)历史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A2.D3.B4.C5.B6.B7.A8.C9.C10.D11.A12.C13.B14.A15.C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5分。)16.(14分)(1)不同意说明:根据材料①可知,明清时期中国实行海禁政策,此项政策只是严格限制对外交往;根据材料②可知,明朝虽有海禁,但并不禁止正常的海上生产活动,目的是切断敌对势力从大陆获得后勤补给和情报,并不是针对海外各国,更不是有意识地闭关锁国。根据材料③④可知明清时期仍然存在海上的朝贡贸易,陆上的国际贸易没有停止:根据材料⑤⑥可知,中外之间的贸易往来也没有断绝,仍然比较繁荣。由此可见、明清时期中国只是严格限制对外交往,没有闭关锁国。用“闭关锁国”形容明猜时期对外政策,是特定时代“西方中心主义”影响的产物,并不是对明清时期对外政策的客观描述。(10分)(2)明清时期的对外政策,没有阻断明清时期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和中西文化交流互鉴,在一定程度上延缓了西方殖民者的人侵;但是也限制了中西方的交往,无法适应新的外部环境,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在一定程度上为近代中国陷入被动挨打局面埋下了伏笔。(4分)17.(12分)背景:《辛丑条约》签订后,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面对民族危机的加深,清政府实行新政试图挽救危机;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较快发展,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形势高涨;近代西方学说在中国进一步传播;传统的学校教育制度不能适应新时代的需要。(4分)此章程中规定历史教学中,按照从中国史到亚洲史再到欧美史的由近及远顺序讲授内容,在中国史的教学中强调忠君尚贤意识,服务于巩固清朝统治的需要:侧重于讲授日本和朝鲜等亚洲邻国被侵略的近代历史,有利于唤醒国民救亡图存的意识:侧重于讲授近代欧美国家的历史,有利于国民学代西方的科技文化。在教学方法中,重视构建历史事件间的关系,在分析国家强弱兴衰中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有利于增强学生经历史测评(一)答案第1页(共2页)
本文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