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高三全国100所名校AB测试示范卷·历史[24·G3AB(新教材老高考)·历史-R-必考-GX]一试题

2024届高三全国100所名校AB测试示范卷·历史[24·G3AB(新教材老高考)·历史-R-必考-GX]一试题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5届群力考卷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措,排除C项;“糊名易书”法虽能在大范围内杜绝舞弊行为,但难保会有漏网之鱼,不能完全保证科举取士的公平公正,排除D项。6.答案C命题透析本题以鸦片战争后第一批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为背景材料,旨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同时体现了对唯物史观、历史解释、家国情怀学科素养的考查。思路点拨根据材料并联系所学知识可知,第一批不平等条约使英、美、法三国“从中国获得了协定关税、开放五口通商、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等”特权,这些特权满足了他们打开中国市场愿望,服务于其工业发展需求,C项正确。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是鸦片战争,排除A项;列强取得的特权中只有领事裁判权破坏了中国的司法主权,但《南京条约》中未体现,排除B项;列强攫取中国工矿利权是在《马关条约》签订后,排除D项。7.答案A命题透析本题以思想家们对近代国学的称谓为背景材料,旨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同时体现了对唯物史观、历史解释、家国情怀学科素养的考查。思路点拨近代国学肩负着救亡图存与思想启蒙的双重历史使命,抵御外侮离不开中华民族的身份认同和文化认同,梁启超等对近代国学的不同称谓,都旨在凝聚民族精神,寻找中华民族精神家园,A项正确。凝聚民族精神的需要促使近代思想家寻找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于是,一面吸收西学创新中学,另一面在价值上坚守中国固有之学的薪火相传成为近代国学家的共同做法,排除B、D两项;材料中思想家们虽然都是维新派,但他们对近代国学的称谓与维新变法关系不大,排除C项。8.答案D命题透析本题以1913一1921年中国海关税收征收额变化为背景材料,旨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同时体现了对唯物史观、历史解释、家国情怀学科素养的考查。思路点拨由图中信息可知,由于欧洲列强忙于一战,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掠夺,对华商品输入减少,中国海关征收额一路走低,一战结束后,列强卷土重来,大量商品涌入中国,使得中国的海关税收急速增长,D项正确。材料信息只是反映了1913一1921年中国海关税收征收额的变化,未说明当时进出口的情况,排除A项:仅凭材料中海关税收征收额变化情况,无法得出“民族工业”的发展情况,排除B项;C项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9.答案B命题透析本题以《晋察冀画报》创刊及发行为背景材料,旨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同时体现了对唯物史观、历史解释、家国情怀学科素养的考查。思路点拨由材料可知,《晋察冀画报》的出版“给人们带来了极大的希望和鼓舞,让日军非常震惊”,使“日军一面加紧封锁印刷制版物资,一面‘扫荡'根据地,并把画报社作为重要的袭击目标之一”,这说明抗战中作为视觉媒体的画报,在宣传中更是发挥了特殊作用,B项正确。《晋察冀画报》的出版是鼓舞了而不是反映了根据地军民抗战的决心和信心,排除A项;第二条战线是指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统治区的爱国民主运动,与材料主旨无关,排除C项;《晋察冀画报》的出版是中共重视抗日根据地文化建设的表现,但材料反映的是画报出版后的作用,排除D项。10.答案C命题透析本题以中国人民币汇改为背景材料,旨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同时体现了对唯物史观、历史解释、家国情怀学科素养的考查。思路点拨由材料中“自2005年7月21日起,中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人民币从原本紧盯美元的汇率制度,改为参考一篮子货币”可知,这一举措削弱了美元对人民币的影响,C项正确。1971年布雷顿森林体系已崩溃,排除A项;中国人民币汇改没有终结美元世界货币职能,美元依然是世界货币,排除B项;“参考一2
本文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