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高三全国100所名校AB测试示范卷·历史[24·G3AB(新教材老高考)·历史-R-必考-GX]一试题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5届群力考卷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历史-R-必考-GX]一试题)
2023CEE-01历史重庆缙云教育联盟2023年高考第一次诊断性检测历史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题号26答案CBBAAC题号289101112答案⊙CBCA0题号131415答案111.根据材料“‘册命辞说“赐你礼服、车上的銮铃和旗帜”,利跪拜叩头’”及可知,西周实行分封制。材料反映铭文记载了周天子册命利的情况,C项正确;材料未涉及“奢华”情况,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衰微”情况,排除B项;商朝实行内外服制度,排除D项。故选C项。2.根据题干秦朝文献规定官方的文书或命令不加急的当天完成,不能滞留到第二天,加急的立即执行,说明当时重视行政效率,B项正确;题干并未提到违反的处罚手段,不能说明法律苛严,排除A项;题干强调注重行政效率,并非官僚政治腐败,排除C项;题干中官方加急文书或命令立即执行,并未提及人命案件,排除D项。故选B项。3.根据材料“唐太宗平定突厥后,‘列置州县’,任命少数民族首领为都督府的都督、刺史,都督皆得世袭’,…‘贡赋版籍,多不上户部’,由都督负责管理。”及所学可知,羁縻府州是唐朝管辖少数民族地区的一种带有自治性质的地方制度,材料体现了唐朝羁縻政策的特点,B项正确;秦朝在中央设置“典客”管理民族事务,排除A项;元朝设宣政院管理西藏的军政事务,排除C项;明清时期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实行改土归流政策,排除D项。故选B项。4.根据图示内容可以看出,1799一1910年清政府对云南地区不断进行田赋蠲免或缓征,这有助于减轻云南地区的赋税负担,一定程度上保持云南地区的稳定,说明清政府重视边疆地区的发展稳定,A项正确;根据清政府的这些措施并不能说明云南地区人地矛盾严重和清朝社会救济制度全面完善,排除BC项;南宋时期已经完成了经济重心南移,排除D项。故选A项。5.《四洲志》虽然存在一定的缺陷,但是比起当时大部分人对于世界的认识而言,其叙述了当时世界30多个国家的地理、历史和政治状况,这体现了其走在了时代的前列,带有思想启蒙的色彩,A项正确;《四洲志》重在“叙述”,而非创新,排除B项;富国之策、爱国情怀在材料中并未提现,排除C、D项。故选A项。6.根据材料,1899年戊戌变法已经失败,“志士通人”不敢谈经史、时务,忌讳孔数,言《春秋》、《孟子》的被视为乱党,可知戊戌变法尽管失败,但发挥了较大的思想启蒙作用,可见戊戌变法余音仍存,C项正确;材料只能看出传统观念受到冲击,不能得出被颠覆,排除A项;闭关锁国政策在鸦片战争后就被打破了,排除B项;1895年公车上书,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7.根据“新政府成立后即分设农林、工商二部…嗣后国家之发达全在于此”可知唐绍仪认为国家富强的关键在于发展实业,因此这是强调了发展实业的重要性,B项正确;唐绍仪的言论是在强调发展实业的重要性,而不是反思传统中国的落后性以及肯定制度变革的必要性,排除AC项;唐绍仪的这番言论和改善交通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8.根据材料,李大钊主张“社会主义是时代的旗帜”,社会问题必须用主义进行根本解决,这场争论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C项正确;五四运动使工人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排除A项;历史答案第1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