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高三全国100所名校AB测试示范卷·历史[24·G3AB(新教材老高考)·历史-R-必考-GX]三试题

2024届高三全国100所名校AB测试示范卷·历史[24·G3AB(新教材老高考)·历史-R-必考-GX]三试题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5届群力考卷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①艰苦奋斗的时代精神②英勇奋斗的革命传统③健康向上的道德风尚④无私奉献的行动准则A.①②B.①③C.①②④D.①②③④11.“西域自昔戎胡错居,道路时为闭塞。至汉征匈奴,武帝闻月氏族与匈奴有怨,欲诱之共击匈奴,乃遣张塞使月氏…后霍去病破匈奴右地,金城河西、盐泽之间,不复有匈奴,于是…设四郡,武帝发使抵安息、奄察、黎轩诸国,使者相望于道。”据材料可知西汉经营西域采取的措施包括①联合西域共同打击匈奴②派张骞出使西域③设置河西四郡管理西域④开通丝绸之路加强联系A.①③B.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12.1864年,美国人丁韪良完成了美国学者惠顿所著《国际法原理》一书的中文翻译工作,恭亲王奕䜣上奏折请求批准500两白银资助印行此书。后来,这本书以《万国公法》为名印行。这能够说明A.国际法的应用范围已经扩大到美洲B.国际法被正式介绍到中国C.中国已经能用国际法维护国家利益D.清政府开始顺应世界潮流13.新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经历了建立、发展到完善的过程。下列相关史实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成立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②提出“三个离不开”思想原则③《民族区域自治法》颁布④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A.①②③④B.②①④③C.①③②④D.③①②④14.新中国初期,中国对于国际体系的态度是某种“拒绝”或“观察”;新时期改成“加入”与“适应”;现在变成“争取更大发言权、承担更多义务”,由体系外的“反对者”到体系内的“参与人”再到体系中的“较强者”。与上述观点相对应的外交成就是A.参加万隆会议—一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一推动《巴黎协定》生效B.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一一加入二十国集团一一中非合作论坛成立C.“一边倒”一一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一一共建“一带一路”D.“另起炉灶”一进行“复关”谈判一一倡议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15.北宋大臣文彦博对宋神宗说行交子不便,神宗说:“行交子,诚非得已,若素有法制,财用既足,则不须此,今未能然,是以急难无有不已之事。”据此可推测北宋发行交子A.与北宋中期财政困难有关B.是商业贸易发展的产物C.为了实现富国强兵的需要D.使之成为单一流通货币16.如表所示为1864~1879年清政府进出口平均税率的变动情况。由此可知,这一时期年份1864186918741879进口税率(%)5.225.175.935.89出口税率(%)9.249.1010.0210.22A.中国逐步收回关税自主权B.民族工业发展具有广阔空间C.中国是世界市场的一部分D.列强加紧掠夺中国的原材料高二历史试题卷第3页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