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蒙大联考·2024届高三(10)一轮复习大联考历史答案

哈蒙大联考·2024届高三(10)一轮复习大联考历史答案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5届群力考卷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16.C【解析】材料列举的民国人物的绰号中有“基督”“佛”和“德谟克拉东”(即民主德谟克拉西,因为是东方人讲民主就被人故意改为“德漠克拉东”),既反映了这些名人的信仰不同,也真实反映了民国社会中存在的多元化的信仰,故C项正确。二、非选择题:共52分。第17题18分,第18题12分,第19题12分,第20题10分。17.(1)观点:秦国走向强盛,并非侥幸偶然,而是具有一定必然性。(2分)依据:形胜,即地理优势,包括山川形便、物产丰富等;(2分)人的优势,包括民风朴素、吏治谨严、士人热心公事、朝廷行政效率很高等。(2分)(2)不同:①荀子认为秦国有地理优势;司马迁认为秦国地处偏僻,是不利因素;②荀子认为秦国走向强大有其必然性;司马迁则强调是“天意”帮助秦国;③荀子认为秦国社会德行高尚;司马迁则强调秦国德义低下;④荀子观点属于朴素唯物主义认识;司马迁观点有较浓厚的唯心色彩。(每一组比较4分,其中一方2分。答出两组比较即可得8分)》(3)示例一经济因素。说明:关中有发展农业的土地、水利等有利条件。示例二制度因素。说明:商鞅变法后,秦国确立起中央集权制度,促使秦国迅速强大起来。(因素2分,说明2分,共4分。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18.评分标准1.政治、经济、文化三组,每组4分。2.每一组中,信息2分,说明2分。3.信息,来自材料,例如“路、州”,例如具体名号,例如具体作品名称或者内容。4.说明,每条说明,点出宋代历史内容,一句话即可。答案示例:下面举例不代表全部答案,其他言之有理的答案亦可。政治类:【从籍贯看】宋朝有设立“路”,监察地方州、县;【从名号看】宋代重文轻武,科举制度完善促成了文人雅号的流行;爱国诗人陆游,自号“放翁”以表示蔑视权贵,欧阳修称“醉翁”是贬官后的自嘲,间接反映宋朝文人激烈的政治斗争。【从作品看】《岳阳楼记》间接反映了范仲淹庆历新政失败;《涑水纪闻》是对北宋加强中央集权措施的肯定;《山村五绝》说明了苏轼是反对王安石变法的。(任答一点,4分)经济类:【从籍贯看】宋朝许多著名文人是南方人,说明了经济重心在南方;【从作品看】《五月一日作》《喜雨》都反映了稻麦轮作技术(复种制,或精耕细作技术的发展);《抚州上元》反映了宋代夜市、虚市或商业的繁荣;《和葛闳寺丞接花歌》反映了种花养花成为一项专业技能,体现了宋代经济作物的推广或专业化分工的发展。(任答一点,4分)思想文化:【从名号看】宋代文人以“翁”“叟”为号,反映了宋代文人特殊的志趣和对老成持重的偏好;宋代文人以“居士”为号,是受到佛教等宗教因素的影响。【从作品看《抚州上元《山村五绝《涑水纪闻》等诗文表现出宋代诗文面向现实生活的精神;《涑水纪闻》《山村五绝》《岳阳楼记》等反映了宋代文人的忠君爱国思想等。(任答一点,4分)19.(1)特点:自由雇佣劳动(或出现资本主义萌芽):手工业规模大。(2分,答出一点即可)原因:商品经济繁荣;农业、民营手工业的长期发展与积累;人地矛盾尖锐(生齿最繁,恒产绝少);部分自由劳动力转向工商业(皆自食其力之良民)。(4分,每点2分,答出两点即可,必须分别对应每个特点进行解释)(2)给中国民众带来价廉物美的棉布;有利于引进西方的先进设备和生产技术;有助于中国无产阶级力量的出大;与洋人争利,一定程度上抵制了西方的侵略;推动了中国近代工业的发展;进一步瓦解了中国自然经济。(每点2分,答出三点即可)20.评分标准:两个领域各5分。其中,明确人物名称及所处事业,2分,分析其历史价值意义,3分。(时间界定在晚清,从鸦片战争后的魏源开始,到辛亥革命人物结束,明末清初思想家和新民主主义革命人物不计分)历史参考答案一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