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皖南八校高三第一次联考语文试题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5届群力考卷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本文从以下几个角度介绍。
1、2024皖南八校高三第一次联考答案
2、2024皖南八校高三第二次联考答案语文
3、2024皖南八校高三第一次联考语文答案
4、2024年皖南八校高三第一次联考
5、2024年皖南八校高三第一次联考语文
6、2024皖南八校高三第一次联考语文
7、2024皖南八校高三第二次联考语文
8、2024年皖南八校高三第一次联考语文
9、2024皖南八校高三第二次联考语文答案

理性判断都是愉悦情感产生的重要原因。审美可以联想到理性的道德,人们的心灵触发美感时往往会运用道德的评价。当审美主体惊叹纯洁的颜色或庄严的韵律时,已然由审美领域自觉过渡至道德领域。由此可见,审美价值既包含情感或想象的愉悦等基本价值,亦有理性沉思而起的超越与升华带来的愉悦。无论自然美或附美,只有对象产生了能够满足主体审美需要、引起主体审美感受的某种属性时,才具有审美价值。审美价值的生成并不只是纯粹的鉴赏判断,还依赖于审美主体通过理性判断充分认知到自身的审美目的和审美需求。审美主体基于个人或社会的原因会形成内容、形式的定向心理结构一期待视野。而作为一切社会关系总和的审美个体,道德情感、道德价值等观念结构均是“期待视野”的重要组成。个体的道德理念建构了一定的审美目的和审美需求,并在审美判断时与其他目的协调一致,共同形成了审美价值取向,也就是说,审美价值内涵道德判断。所以,审美价值的出场既是主体于对象表现形式的鉴赏,也是于对象存在和本质的思考,是客体形式与主体理性的和谐一致。美的体验承载着丰富且深刻的人与社会的信息,因而高层次的审美往往是形式与内涵的统一,体现为“尽美矣,又尽善也”的本质欲求的实现。成功的审美体验不仅在于感官的悦纳,更在于看似平凡的审美对象中挖掘出的深刻内在理念和道德意蕴,从而触发的强烈的道德情感。审美行为在一定意义上是审美主体对审美对象所呈现的德性的审视,人的视觉和心情的愉悦则是对审美价值的诠释和体现。因而,高层次的审美往往会激发道德层面的崇高感,而审美德性则提升审美境界。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所谓“思无邪”,正是基于德性修养层面提出的对个体审美价值取向的要求。审美价值包含了理性的道德因子,审美德性是审美价值的重要取向。审美活动终究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人的本质力量”之中包含协调社会关系作为精神力量的道德,而审美活动也是主体将道德情感、道德理念对象化的过程,遵循着道德规律。因而,只有将审美活动放置于社会实践与道德关系中考量才能深刻认知审美价值。(节选自《简论审美德性》,有删改)7.第一段中,作者引用“价值这个普遍的概念是从人们对待满足他们需要的外界物的关系中产生的”(马克思)佐证观点。以下对“审美价值”的理解不能被马克思引言证明的是(3分)A.审美价值可以带给主体精神愉悦、人格自由及心灵净化等感受。B.审美价值与一般价值相比,超越了一般的价值,具有超功利性。C.审美价值的出场既有客体参与,又有主体介入,体现主客体的统一。D.审美价值与其他价值一样,存在于社会历史实践过程形成的关系中。8.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A.审美主体的审美活动开始时,已然由审美领域自觉过渡至道德领域,审美主体心灵触发美感时会不可避免地运用道德评价。B.审美主体基于个人或社会的原因会形成定向心理结构一一“期待视野”,“期待视野”由道德情感等组成,是切社会关系的总和。C.高层次审美承载了丰富深刻的人与社会的信息,包含着“尽美尽善”的本质欲求的实现,体现了外在审美对象与内在思想内容的统·。D.“人的本质力量”包含道德,“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遵循道德规律,属于“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审美活动需置于道德关系中考量。语文试题第3页(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