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度高中同步月考测试卷 (二)高二语文答案

2023-2024学年度高中同步月考测试卷 (二)高二语文答案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5届群力考卷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本文从以下几个角度介绍。

    1、2023-2024学年度高中同步月考
【参考译文】欧阳修字永叔,庐陵人。(嘉祐)五年,拜为枢密副使。六年,任参知政事。欧阳修在枢密院,与曾公亮一起考查全国的军队数量以及三路驻守军队的多少、地理方位的远近,重新制作军事地图与士兵名册。凡是边境长久缺少军队的,必须要检查补齐。他在中书省,与韩琦同心辅理朝政。几是有关军队、百姓、官吏以及国家财政利益这类要事,中书所应当了解的,他都汇集起来,列出总的条目,遇到事情就不需要再去询问有关的官员。当时皇太子还没有确定,他与韩琦等人协商立太子的事,有关的话都记录在《韩琦传》之中。宋英宗由于疾病没有处理政事,由皇太后垂帘听政,左右亲近的人搬弄是非,几乎使英宗和皇太后之间因嫌疑而产生仇怨。韩琦入朝奏事,太后哭着对他讲了其中的缘故。韩琦以荚宗生病为理由进行调解,太后的成见仍然没有化解,欧阳修进言说:“太后待奉仁宗几十年,仁德之名闻名于天下。昔日温成皇后得宠,太后都能应付自如;现在母子之间,反而不能相容了吗?”太后的神情稍稍缓和,欧阳修又说:“仁宗在位很久,仁德光辉照耀天下。所以驾崩之后,天下人都拥戴即位的皇上,没有一个人敢有异议。现在太后是一个妇人,我们只不过是五六个书生罢了,如果不按照仁宗的遗愿办,天下谁肯听从呢?”太后沉默,很久才打消成见。欧阳修当初在滁州时,别号醉翁,晚年改号为六一居士。他性格刚强,见义勇为,虽有陷害的圈套在前,一触即发,而他也会奋不顾身。前后几次被放逐流离,但志气依然如故。在贬职夷陵县时,没有用来排遣的办法(或没有什么排遣的),就取出旧日已办的案卷反复查看,结果发现案中是非颠倒、违法曲断的错误不可胜数,于是他仰天长叹说:“这么一个偏远的小县,尚且如此,全国就可想而知了。”从此以后,他遇事不敢疏忽不慎。当文人求见欧阳修时,欧阳修与他们谈话,不曾涉及文章,只谈论官吏治事的问题,他认为文章只在润泽自身,而政事可以涉及万物。凡他任职的几个郡,不显露治理事迹,不追求名声荣誉,为政宽松简易而不烦扰,因此所到的地方百姓都感到安逸。有人问他:“为政宽简,而事情并不松弛废弃,这是什么原因呢?”他说:“把放纵无度作为宽,把省略必要的东西作为简,那就使政事松弛荒废,而且百姓也深受其害。我认为宽,是不做苛刻急迫的事;简,是不做烦冗细碎的事罢了。”欧阳修的文章,才华横溢,朴实流畅,不烦冗不省略恰到好处。其言简单而明了,实际而通情,善于联系事物,阐明深刻的道理,给人以很强的说服力。他超然洒脱,有独特的追求,别人是无法赶上的,所以天下人一致效法尊崇他。提携后进者,唯恐不及,得到他赏识、举荐的人,大多成为天下的名士。曾巩、王安石、苏洵以及苏洵的儿子苏轼和苏辙,原来都是隐蔽于民间的布衣百姓,不为人所知晓,欧阳修就广为传扬他们的声名,认为他们将来一定会闻名于世。欧阳修对朋友非常忠实,朋友在世时就推荐帮助他们,朋友去世后就尽力保护周济他们的家庭。14.B(分析不当,“而是假设自已问友人”错误,诗人假设友人问自已为何“不相送”,而“心到青门东”是诗人的回答,表意为“不要说我没有送你离开,我的心已经随你远去”)15.①伤秋之情。秋风秋雨中桐叶调零,槿花衰败,这样的萧瑟之景自然引发了诗人的伤感。②悲伤和落寞之情。面对萧瑟的秋景,诗人想起与友人离别时的场景,心中愈发感到悲伤;与友人分别之后,顿生落寞之情。③对朋友的思念之情。诗人感慨知音难寻,身处繁华的长安城,内心却是空荡荡的,诗人思念朋友,珍惜友情。(每点2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即可给分)16.(1)土也罔极二三其德(2)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3)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每空1分,多字、漏字、错字等均不得分)17.C[铿锵有力:形容声音响亮有节奏,也指言辞或声音响亮有力。掷地有声:形容文辞优美,也形容话语铿鳉有力。根据语境,第一空选用“铿锵有力”。流光溢彩:形容光彩流动闪烁。光彩夺目:形容鲜艳耀眼,也形容某些艺术作品和艺术形象的极高成就。根据语境,第二空选用“流光溢彩”。遥相呼应:远远地互相照应、配合。一唱一和:比喻彼此呼应,互相配合(多含贬义)。根据语境,第三空选用“遥相呼应”。源源不断:形容接连不断。络绎不绝:形容行人、车马、船只等来往频繁,连续不断。根据语境,第四空选用“源源不断”门18.B(根据前后的句式对应,“中国制冰技术世界领先,让国家速滑馆的制冰过程做到了低碳化、零排放”与后文保持一致,衔接更紧密,故选B项)19.D(A项,成分残缺,“文明”后面添加“建设”;结构混乱,将“相结合起来”改为“相结合”或“结合起来”。B项,搭配不当,将“深邃”改为“深人”。C项,成分残缺,“文明”后面添加“建设”)【高二语文·参考答案第2页(共4页)】·22-02-339B·
本文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