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江名校联盟·2024届高三10月联考[B-024]语文试题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5届群力考卷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本文从以下几个角度介绍。
1、2024皖江名校联盟高三第四次联考
2、2024皖江名校联考答案
3、2024皖江名校联盟高三第二次联考
4、2024皖江名校联盟高三第四次联考
5、2024皖江名校联盟高三12月联考d021
6、2024皖江名校联盟第四次联考
7、2023-2024皖江名校联盟高三第四次联考
8、2024皖江名校联盟高三开学摸底考试

A.屯田:汉代以来,历代政府利用地方驻军或者招募农民来开荒种地,以取得军饷。B.斥候:侦察。与《苏武传》“假吏常惠等募士斥候百余人”的“斥候”含义不同。C.蓍龟:“蓍”指著草,“龟”指龟甲,古人用来占卜凶吉,因此“蓍龟”指占卜。D.亭隧:又叫“亭燧”,指的是古代修筑在边境上的烽火亭,用作侦伺和举火报警。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顶是(3分)()A.大鸿胪田千秋,因为为人敦厚、富有智慧,被汉武帝任命为丞相,封为富民侯。他居位自称,成绩超过他前后的几位丞相。B.搜粟都尉桑弘羊等人上奏汉武帝,建议在轮台东施行屯田政策,慢慢修筑列亭,用来威震西域诸国,但是汉武帝没有采纳。C.贰师将军带兵攻打匈奴战败,汉武帝常为此痛心不已;汉武帝封田千秋为富民侯,向百姓表明实行休养生息的政策的决心。D.汉武帝认为当务之急是严禁对百姓擅自增加赋税,全力务农,发展生产,恢复养马免除徭役赋税的法令,补充战马的空缺。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前有司奏,欲益民赋三十助边用,是重困老弱孤独也。(2)且匈奴得汉降者,常提掖搜索,问以所闻,岂得行其计乎!(二)古代诗歌鉴赏(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一15题。桂江0曹松未识佳人寻桂水,水云先解傍壶觞。笋林次第添斑竹,雏鸟参差护锦囊。乳洞此时连越并②,石楼何日到仙乡。如飞似堕皆青壁,画手不强元化强。【注】①桂江:即广西漓江。②越井:指广州越秀山的古井。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首联运用拟人的手法,表现出漓江的美丽以及诗人为水云景象所陶醉的愉悦。B.颈联写乳洞的幽深和山峰的高峻,想象新奇,手法多样,具有极强的表现力。C.“如飞似堕”一句运用动静结合的手法写出了漓江山峦陡哨山石耸峙的特点。D.全诗语言生动活泼,变化多姿,描绘了漓江的奇美迷人,表达了由衷的赞叹。15.本诗领联用比喻的手法写漓江的山石乳洞之美,对其中的“锦囊”一词,后人有不同解释:一说是比喻钟乳石洞,一说是南方吐绶鸡(即火鸡)的别名。你同意哪种说法?请说明理由。(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平提出,教师重要,就在于教师的工作是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工作。正如《师说》中对教师职能的说明:(2)“情”“景”“理”的完美交融是苏轼《赤壁赋》的一大写作特点,文章最后以“与“不变”阐述了人与万物是永久存在的哲理。(3)“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一代忠臣诸葛亮在《出师表》中叮嘱刘禅要征询和采纳治国之良方的句子是:“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1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中国印章展现了中国文字的绚丽多彩和中华文化的,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代表符号之一。中国印章文字首选篆文,故称为篆刻印章,早期多用铜、金、玉等为印材,后以石质为主。石质印材的使用为文人和艺术家用刀刻印开辟了新的天地。刻印的刀法大致可分为两种:冲刀和切刀。冲刀行进较快,很像书法中一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