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师联盟 2024届高三一轮复习联考(一)1语文(全国卷)答案

百师联盟 2024届高三一轮复习联考(一)1语文(全国卷)答案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5届群力考卷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教学金国1@©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寒之札记直接奔向知青点。在路上,她盘算过了,她家的这只鸡比较肥,足有四斤重,算五块钱应该不贵。她恰好剩了五块钱,正够还给小杜。没想到,她来到知青点时,屋里已经空荡荡的了。去问了村支书,才知道小杜他们昨天就接到了回城的通知,今天一早就走了。这一下吴二嫂懵了,知青一旦回了城,很可能就不回来了。而且小杜回的这个“城”,不是她上午去的县城,而是几百里之外的大城市。他这一走,去哪儿找他?欠人家的钱可怎么办呢?吴二嫂这时又想起了小杜的种种好处。他是知青队的队长,在生产队,脏活累活都是他带头干。吴二嫂家男人身体不好,千不了重活,她家的猪圈,每年都是小杜下了工,用晚上的时间给出圈,干这么重的活,却一顿饭也没吃过她的…唉,那只鸡,他吃了就吃了吧,干吗还要让他赔呢?都怪自个当时太冲动了…吴二嫂纠结了好几天。半个多月后,吴二嫂纠结的心情刚刚平静下来,那只棕红色的老母鸡奇迹般出现在院子里,身边还围着十几只“叽叽喳喳”的小鸡。吴二嫂又惊又喜,她忽然之间全明白了:这只老母鸡把蛋下到外面的一个隐秘之处,自已躲到那里去孵小鸡了。自己冤枉了小杜,小杜真是个好人,明明自己没有偷鸡,却把事儿承担了下来,现在不但欠他的钱,还欠人家一个道歉呢。吴二嫂又去问了支书,问了村里好多人,但没人知道小杜在城里的地址。这件事在吴二嫂的心里打了一个结,使她久久不能释怀…日子一晃,四十年就过去了。2019年春天的一个上午,吴二嫂正在院子里晒日头,老支书从门外边喊边走了进来:“吴二嫂,有人来看你了。”老支书背后跟进来一个穿着整洁的男子,有三十多岁。已经年近七十的吴二嫂缓缓从躺椅上站起来,茫然地看着眼前的男子,越看越面熟,却怎么也想不起在哪里见过。老支书笑着说:“我给你介绍一下吧,这是市委派驻咱们村的第一书记,杜书记,就是当年的知青小杜的儿子!”一句话,打开了吴二嫂尘封多年的记忆,刹那间,时光仿佛倒流,多年前的那个小杜又站在了面前。吴二嫂上前紧紧抓住杜书记的手说:“小杜,你总算回来了,这些年,你让二嫂念叨得好苦。”两行热泪顺着满是皱纹的脸颊流淌下来。(选自《微型小说选刊》2021年第8期,有删改)》4.下列对小说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4分)A.故事起于1979年的春天,终于2019年的春天,截取特殊的历史阶段,这样既使前后形成呼应,又使小说充满温暖气息,深化了主旨。B.小说采用顺叙,叙写四十年前和四十年后发生的故事,中间借吴二嫂的回忆补叙小杜的“种种好处”,可以丰富小杜的形象。C.小说最后一段运用心理描写,凸显了吴二嫂在见到小杜的儿子杜书记后的复杂心情:感激、愧疚、释然,还有一丝淡淡的抱怨。D.小说语言清新质朴,简洁流畅,人物话语切合各自的身份和特定情境,如对吴二嫂哭诉并斥骂的描写,富有生活气息。解析:“心理指写”当为“细节描写”;“还有一丝淡淡的抱怨”的表述没有文本依据,也不符合有关故事情节及人物性格特征。答案:C5.情节的巧合能为小说增色,请结合文本举两例并简要分析。(9分)答:答案:①吴二嫂丢了棕红色老母鸡,恰巧知青小陈和小杜杀了只棕红色的鸡正吃得香。这种“共时性”巧合能激发读者阅读兴趣,增强小说的艺术感染力。②四十年前,知青小杜“赔”鸡款后坦然离去;四十年后,其子来村里当第一书记。这种“延时性”巧合浓缩了时空,使小说结构更紧凑。(意思对即可)【23新教材老高考DY,语文-R-选择性必修中册-Q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