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水金卷先享题·月考卷 2023-2024学年度上学期高三年级一调考试历史答案答案查看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5届群力考卷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高州市2022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参考答案、提示及评分细则1.D灵渠是沟通南北的重要水系,在灵渠设置陡门是为了防止边疆地区进攻中原,因此有助于中原王朝控制边疆,故D项正确;陡门的作用是控制交通,不是收取税收,所以不会加重灵渠沿岸百姓的经济负担,排除A项;材料中陡门显然是政治和军事作用较强,不是经济作用,排除B,C两项。2.A在历史学研究上使用先进的“现代基因和古DNA的双重验证”方法,有助于进一步挖掘历史的真相,故A项正确;“曹操后裔共有9支”并不能说明古代宗族观念的强大,排除B项;材料说明的是科技对于研究历史的作用,并不是说明人口的迁移,排除C项;考古挖掘也要和史料相互印证,研究历史不能完全依赖考古挖掘,排除D项3.D材料中“球场婚礼”促进了民族之间的融合,说明唐代马球运动承载了超出娱乐活动的其他功能,故D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出该项运动的缘由,排除A项;马球运动并不是下层民众的娱乐项目,并不会受到普通市民的追捧,排除B项;材料中的运动没有普通民众的参加,排除C项。4.C材料反映出宋代通过佛教的教化功能加强社会管理,故C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三教并行,排除A;此时儒学仍是正统,排除B;儒学社会基础严重削弱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D。5.A据材料可知,市镇经济的勒兴和商品经济的活跃,推动通俗文化的发展,故A项正确;传统观点的士农工商社会认识并没有改变,排除B项;材料中只是说明小说的体裁逐渐以商贾之家为主,商人此时并不是主宰了社会文学作品的创作,排除C项;政府此时依然厉行重农抑商政策,排除D项。6D材料反映了民国时期为纪念孙中山的历史功绩而修建中山公园,但南方省份的数量远多于北方省份,结合所学可知,孙中山早期革命活动及国民革命的根据地在南方,所以南方民众对孙中山的认同度高于北方,说明辛亥革命和国民革命的影响不平衡,故选D项。7B根据材料信息“1919年11月”“这个‘疑'字不但把我国固有的思想信仰摇动了,而且把‘舶来品’的思想信仰也摇动起来”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五四运动对中西文化进行了反思,在反思中西文化中更认同马克思主义,促进了新思想的进一步传播,故B正确。8.C1929一1933年的经济大危机不仅席卷了西方资本主义世界,还给南京国民政府统治下的经济带来了巨大的打击,国民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促使经济恢复。材料中宋子文的意图显然是夸赞国民政府的危机应对能力,故C项正确;材料中没有涉及官僚资本主义经济,排除A项;材料是说国民政府应对经济的能力,并没有全面肯定“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国共合作抗日的信息,排除D项。9.D解放战争后期蒋介石请求大国调停,发给苏联的函件被斯大林转发给毛泽东,说明苏联对于中国共产党的信任度极高,故D项正确;材料中信息说明苏联并没有对国民政府抱有幻想,排除A项;材料说明的是苏联对中国共产党的态度,并不能说明国民党政权已面临“四面楚歌”,排除B项;材料不能说明苏联建立了与中共情报共享机制,排除C项。10.D1979年,中共中央针对国民经济比例失调进行调整,说明新时期经济方针的调整是围绕经济效益的提高进行的,故D项正确;材料是针对经济体制改革的问题进行的方针调整,不是改革开放,排除A项;“拨乱反正”属于政治方面的调整,排除B项;调整的主要方向是经济效益,并不是重视积累的观念,排除C项。11.A材料对于灾难的“重新分配”,大部分的人“都会满意地取走自己原有的一份”说明苏格拉底具有理性的思维,具有唯物主义倾向,故A项正确;材料中灾难分配论体现出积极的价值取向,排除B项;材料中思考不具有人文情怀,排除C项;材料涉及的是哲学思考,不涉及政治民主的信息,排除D项。12D本题考查英国工业革命的影响。材料反映了英国新兴城镇的不断产生和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同时这些现象又是18世纪以来工业革命时期形成的,因而是英国工业化、城市化的结果,D项正确,排除A项。B项从材料信息中无法得出;C项说法错误。13D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符合材料“因为他们给世界作出榜样”的说法,D项正确。14.B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1936年罗斯福新政时期,虽然美国最高法院裁定国会制定的《农业调整法》违宪,并废止了该法;但随后总统罗斯福敦促国会迅速通过了《土壤保护和国内分配法》,以确保能够向受灾农民提供连续不断的援助,这体现了总统干预国会立法,说明罗斯福新政使得总统权力有所扩大,B项正确。【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卷参考答案第1页(共2页)】2408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