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校联考·2024届高三总复习·月考卷 历史(XS4J)(一)1试题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5届群力考卷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本文从以下几个角度介绍。
1、名校大联考2023-2024高三第四次联考历史
2、2024年名校联盟优质校高三大联考试卷历史
3、名校大联考2023-2024学年度高三第一次联考历史
4、名校联考2023-2024学年度高三第四次联考
5、名校联盟2023-2024高三四月联考
6、2024名校联盟历史第三次联考
7、2024年名校联盟高三4月联考
8、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三4月联考二文综
9、名校大联考2023-2024高三第五次联考历史
10、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三4月联考(一)理科综合
(一)1试题)
教学金国1©©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寒之札记押份地”可知,纳贡人只有使用权,不能出卖土地,排除B项;“纳贡人”制度与农业经营方式没有直接关系,排除C项。答案:D4.阿兹特克以村社为生产单位,土地分配给各家族耕作并由长子继承,但只有使用权,次子结婚时,可以获得新的份地。土地三年不耕种,村社有权收回。这说明阿兹特克A.村社实行土地公有制B.土地全部归村社所有C.尚未出现贫富分化D.土地兼并现象严重解析:由材料中“以村社为生产单位,土地分配给各家族耕作”“村社有权收回”等可得出,土地的分与收全部由村社来决定,这说明村社实行土地公有制,故选A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阿兹特克人的土地除了村社的公有土地外,还有贵族私有的部分,排除B项;由材料无法得出是否出现贫富分化,排除C项;D项说法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答案:A5.“奴隶主和奴隶的阶级对立、奴隶制残酷的剥削产生的基础在于带有一定动物性的人类劳动的发展决定的私有制的社会生产关系的形成。”据此可知,私有制的产生A.具有残酷性B.体现反动性C.具有进步性D.呈现渐进性解析:由材料中的“人类劳动的发展决定的私有制的社会生产关系的形成”可知,私有制是劳动发展的产物,具有进步性,故C项正确,排除B项。A项对材料主旨理解错误;D项由材料信息不能得出。答案:C6.1730年前后,西班牙出现了一种与吃玉米过多且饮食不均衡有关的疾病一陪拉格病。此后,陪拉格病在意大利蔓延,流行于托斯坎尼地区和威尼斯地区的贫苦农民中间。陪拉格病在欧洲的出现及流行客观上反映出A.物种的洲际流动B.工业革命对环境的破坏C.欧洲民众卫生意识的落后D.美洲传染病的传播解析:随着商业革命的开展,物种出现洲际流动,美洲作物玉米在欧洲传播开来,成为重要的粮食作物,故选A项。1730年前后,工业革命尚未开始,而且这不是环境污柒导致的,排除B项;陪拉格病是由饮食不均衡引起的,而非卫生意识落后导致的,排除C项;陪拉格病不是从美洲传播到欧洲的,排除D项。答案:A7.下表所示为明朝时我国各省引种玉米的情况。这可用于说明省份引种年代广西嘉靖十年(1531年)河南嘉靖二十二年(1543年)江苏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云南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福建16世纪中叶前后浙江万历元年(1573年)A.中国耕地面积的扩充B.明朝省际长途贩运活跃C,全球化已影响到中国D.玉米经过海路传入中国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6世纪明朝部分省份开始种植美洲物种玉米,说明新航路开辟后,美洲物种传入中国,可见,全球化已影响到中国,故选C项。材料只能说明种植玉米的省份增多,不能说明耕地面积的扩充,排除A项;材料所述是引种玉米,而非对玉米进行长途贩运,排除B项;仅从材料信息不能得出玉米传入中国的方式,排除D项。答案:C8.16世纪,在美洲的西班牙人、葡萄牙人若要吃面包,需要进口欧洲小麦。进入17世纪,智利发展成南美洲的小麦产区,其产品除了供应本地外,还被运往巴西、古巴、秘鲁等地。由此可推知,小麦在美洲的传播A.促进了殖民地的近代化B.为欧洲移民在美洲生活创造了条件【23新教材·DY·历史-R-选择性必修2-QGB】